走进欧洲五大联赛亥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正在生产光伏胶带产品,这款产品以前主要依赖进口,如今企业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国产替代,并在上饶实现量产。这是我市构建“研发孵化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在上饶”协同创新机制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以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契机,探索“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三端协同发力的科技体制改革路径,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从传统管理型向“科创服务型、借力协同型、部门县区联动型”三个转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强化思想引领,健全“科技大讲堂”每月一学机制,破解科技干部改革动力不足难题。已开展“科技大讲堂”18期,深入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欧洲五大联赛: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学习借鉴长三角先进科技体制改革经验,引导广大科技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
我市聚焦供给端改革,构建“借船出海”跨区域协同机制,破解创新策源能力不足问题;制定实施《构建全面融入G60科创走廊体制机制工作方案》,不断完善以生态伙伴城市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建共享机制、“研发孵化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在上饶”协同创新机制,顺畅运行重大会议参与、重点联盟共建、科创平台共享、人才政策互通等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成功推荐2家园区、1所高校、53家企业机构加入G60科创走廊相关联盟。
同时,我市深化需求端改革,完善“联席会议”刚性联动机制,破解创新需求不足问题;充分发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科技系统联动部门、挂点县区刚性对接机制,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加大“揭榜挂帅”力度,今年将省科技厅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支持企业研发;着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试点改革,积极引导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成功孵化5家科技型企业。目前,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排名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42家。
我市做优服务端改革,构建“全生命周期”转化服务机制,破解科研、企业供需错位难题;建立从“需求征集—成果对接—金融赋能—转化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组建“上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引进上海技术交易所设分中心;常态化开展“蓝马甲”科创服务活动,今年已完成205家科技企业建档画像,征集有效需求85项,促成科创合作13项;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与科创飞地一体化联动机制,建立每月一次政校企对接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申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6项;建立“政银企”对接和“益企行动”联动机制,全域推广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制”,已为126家积分高的企业提供授信超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