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图片
关怀版 网站无障碍
无障碍阅读
分享到:
上饶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字体:? ?

上饶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2021年—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现代化大美上饶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体育强国纲要》实现我市体育事业新一轮大发展的五年。根据《欧洲五大联赛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加快发展上饶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市民健康水平、体育综合水平和竞争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以来我市体育发展成就显著。“十三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体育工作,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规范、快速发展,为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为“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基层体育组织全面加强,各类全民健身站点达到3542个,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43个,市直属俱乐部25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13778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获得世界杯金牌1枚、世锦赛金牌2枚、亚运会金牌1枚、全国性赛事金牌6枚。2021年8月7日,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徐诗晓与队友获得东京奥运会女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并以1分55秒495创造该项目奥运会最好成绩,实现了上饶史上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办好用好5个训练基地,积极推进体传校和青少年俱乐部建设,建有国家级体传校2所、省级体传校18所,青少年俱乐部12个。全市业余训练注册运动员达2297人,向上输送运动员69人(其中,国家队5人),370余名运动员比赛成绩达优。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体育补助扶持专项资金,共落户“民生工程”30余个;新建市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个,新建社会足球场地114块,全市社会足球场地数由“十二五”的19块增加到130块;新建健身路径300余条,健身步道达4400多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1平方米,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100%,学校体育设施有序开放。体育产业稳步发展。以赛事为中心,推行“一县一品”战略,连续举办玉山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斯诺克世界公开赛、环鄱阳湖自行车赛、上饶国际马拉松赛、婺源国际马拉松赛、三清山桥牌公开赛、德兴全国铁人三项赛、“最美乡村杯”全国气排球邀请赛等国际国内知名体育赛事活动,婺源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玉山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三清山桥牌公开赛、德兴全国铁人三项赛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个、“欧洲五大联赛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体育彩票销售大幅增长,5年来共销售体育彩票42.54亿元,较“十二五”增加34.93亿元,同比增长429%。

(二)“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发展面临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市体育事业发展与全市人民的期盼、体育强市的目标和其他发达城市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现有公共体育服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比率、全民健身活动普及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还不够高;竞技体育形势依然严峻,运动项目布局和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进度相对滞后,还有4个县(市、区)没有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和贡献率还比较低;体育文化教育、行业作风、发展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党的十九大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体育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欧洲五大联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消费需求、健康投资理念不断深化,并日益成为一种新常态,体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市必须紧紧抓住“十四五”这一关键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让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更好的惠及民生,使体育在我市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大美上饶”目标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欧洲五大联赛: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以提升我市体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根本目标,以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为基本动力,努力推动全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努力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全面建设现代化大美上饶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体育全局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大力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全面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体育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政治保障。

2.坚持共建共享。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中超赛事下注获得感。

3.坚持统筹协调。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坚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区域体育联动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解放思想,深化体育改革,突出创新驱动,改革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群众体育动员组织载体、体育赛事组织运营、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体彩营销管理方式,增强体育发展动力。

5.坚持开放融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放体育资源,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建设。充分融合党政、社会、市场、资本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体育,在扩大开放中拓展更为广阔的体育发展空间。

(三)奋斗目标

1.全民健身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参加体育健身成为群众生活新风尚。到2025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以上,市县两级体育总会机构健全,作用发挥明显,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达到50个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16人/千人,年均国民体质监测人数不少于3000人,全市民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2.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场所、设施数量明显增加,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不断推进,初步建成亲民、便民、惠民的健身服务体系。到2025年,建成全民健身站点达5000个以上,每万人拥有1块足球场,100%县(市、区)建有“两个一”公共健身设施,提高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民服务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

3.竞技体育实力大幅提升体教融合稳步推进,训练布局优化,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提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人才体系。到2025年,备战省运会青少年项目达到25个以上,全市省级单项训练基地达到6-7个,争创1所国家高水平训练基地,向上级输送中超赛事下注人才,力争在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等国际国内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全市竞技体育综合力有所提升。

4.体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努力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影响力的上饶特色品牌赛事。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较欧洲五大联赛:翻一番,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接近2%,全力争创玉山县、婺源县2个“一县一品”示范县。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2个,体育产业示范项目1-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项目3个以上。体育彩票工作基础更加扎实,涌现中超赛事下注亿元县,年销售量在全省“稳三争二”。

5.体育发展根基全面夯实。体育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体育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上饶名片、提升上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切实推进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上饶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有成效。建立较为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经纪人员等各类体育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体育法制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基本建立“拿干净金牌”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1.贯彻协同发展理念,形成“大群体”发展格局。持续推动财政预算为重点的全民健身工作“三纳入”,履行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人员、资金、宣传等方面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探索和建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加群众体育,加强与教育、工会、文明办、共青团、妇联、文旅等单位的协作互动,进一步构建政府主导、体育部门协调、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

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在持续办好玉山中式台球世锦赛、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上饶国际马拉松赛、婺源国际马拉松赛、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三清山桥牌公开赛等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基础上,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新增打造2-3个品牌赛事。积极申办承办和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全国社区运动会、欧洲五大联赛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十六届省运会群众比赛、欧洲五大联赛省第九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欧洲五大联赛省第四届智力运动会等全国、省内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按照“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赛事、月月有大赛”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民俗传统运动、美丽乡村系列赛事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工间健身制度,引导并指导各行业协会定期开展行业性健身联赛。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模式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通过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3.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以各级体育部门和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为主体,以俱乐部和健身站(点)为依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民间体育组织和全民健身志愿者为补充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育社会组织与体育部门“脱钩不脱离”,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完善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力推市、县两级体育总会改革做实,确保体育总会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力。加强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体育俱乐部管理和建设,建立完善考评奖惩机制。稳步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市本级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训不少于200人;县(市、区)每年举办1-2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训不少于50人,确保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16人。

4.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市和县(市、区)普遍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点,配备专(兼)职人员,每年集中开展1-2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年均监测不少于3000人,逐步健全完善市民体质档案;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动员吸引城乡居民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并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在全市形成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研究和推动社区健康师项目,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探索和建设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5.促进重点项目和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广泛开展群众性“三大球”赛事活动,推动赛事活动向县域下沉,扩大群众参与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充分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加强老年人体育活动队伍建设和宣传工作,支持办好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引导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与市老年体协、市残联、市妇联的协作互动,加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体育活动的指导服务,促进妇女、老年人和职业群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龄化程度和无障碍水平。

(二)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做好重大赛事备战参赛和组织工作做好全运会和2022年第十六届全省运动会等国内、省内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工作,紧抓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备战工作,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办好2021第五届全市运动会和2025年第六届全市运动会。

2.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推进市体校、省级单项基地为重点的多方参与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在训规模和项目布局,提高训练效益;落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继续推动县(市、区)业余体校建设有关经费、编制、场地等工作,实施“一县一特”的竞技体育项目,形成信州区游泳、余干水上、婺源体操、玉山田径、横峰武术、弋阳女子篮球、德兴羽毛球、鄱阳乒乓球等选才项目,增强全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后劲。积极鼓励支持社会青少年俱乐部、培训班、馆(校)等社会力量承担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构建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格局。

3.优化体育后备人才竞赛训练体系。以备战省运会为牵引,以发现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为抓手,创建体育后备人才科学训练体系。整合资源,举全市之力,健全以项目系统训练为核心、教练员为主导、运动员为主体的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体系;完善教练员管理机制,健全教练员选拔培养、教育培训、考核奖励等制度,提升教练员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建立目标牵引机制,对标省运会,细化分解金牌任务,增强教练员、运动员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照国家高水平基地创建标准,推进市体校、省级单项基地正规化建设力度,力争余干水上基地成功争创国家高水平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足球推动三大球发展,视情发展冰雪运动。

4.深化体教融合力度。以贯彻落实《欧洲五大联赛:深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出台政策法规,实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与学校体育接轨,联合办赛选材,推动体教融合工作落地生根。积极协调教育部门,按照“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配齐备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争取教育部门支持,开设体育特长班,吸纳体育特长生,畅通各级体校生源出口,鼓励各级体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强力推进优势体育项目进校园工作,继续加强市级单项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上饶市水上运动学校,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引领项目发展。联合教育部门,以创建“一校一品”活动为抓手,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推动落实青少年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计划,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5.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反兴奋剂工作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参赛运动队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励运动员、教练员争金夺银的胆识和气魄;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管理,实施分批、分级培训,完善教练员注册、登记和管理制度,细化运动员注册工作;落实反兴奋剂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反兴奋剂教育机制,夯实思想基础,提高自律、自省、自警意识;严格把握防范关键环节,落实制度规定,防止出现误服、误食事件发生,坚决杜绝兴奋剂问题发生。

(三)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完善体育服务功能。

1.开展补短板五年行动。抓好《上饶市“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实施方案》落地实施,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重点,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

2.稳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探索健身步道及城市慢行系统连接新模式,结合创卫创文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等时机,利用城市改造升级过程中产生的“金角银边”以及“一地多用”方式,建设休闲体育公园,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全民健身场地网络,打造“十五分钟”运动健身圈。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中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办体育设施。

3.推进体育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广丰区、广信区、铅山县、横峰县全民健身中心和县域内公共体育场建设,确保县级“两个一”公共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社区)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田径场。按照国家《欧洲五大联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497号)的要求,新建或改扩建4-6个左右体育公园。在现有公园内增设各类体育设施,每个县至少对1-2个公园进行体育化改造。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每万人1片足球场的标准确定本地区足球场建设数量。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建设,实现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地设施。推动市体育中心整改提升改造、余干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搬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自驾运动营地。

4.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修订完善《上饶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加强运营管理能力,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抓好管理、维护、改造、更新等工作,提高使用率和服务水平。全面实现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改造、修缮和保护力度,做到现有公共体育设施设备管理到位,性能完好,使用正常。

(四)创建体育产业特色品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1.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色产业。依托市中心城区,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全民健身项目展示、体育培训、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依托婺源、三清山、龟峰、灵山、葛仙山等风景名胜区,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发挥玉山台球“小球引出大产业”作用效能,在赛事承办、产业制造、专业培训、品牌营销等方面做文章,拉长产业链,让“小台球”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大贡献”;依托余干、鄱阳水域资源,发展水上和户外运动项目;依托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引进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推广婺源、玉山“一县一品”的成功经验,指导各县(市、区)深入挖掘各体育资源,找准切入点,以赛事为中心,力争打造余干“水上”、鄱阳“户外”、德兴“铁人三项”、横峰“自行车”、铅山“太极”等各县(市)体育特色品牌。加强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婺源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玉山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1-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5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精品项目。

2.完善产业结构,促进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积极参与欧洲五大联赛省健身联盟,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特色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品牌赛事和健身品牌。推动体育产业与养老服务、旅游、文化、健康、卫生、科技、教育、会展、创意、传媒等相关产业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相互融通。倡导智慧体育理念,积极搭建“互联网+体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努力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

3.创新思路模式,引领体育消费。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体育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建设体育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推动体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营造公平竞争的体育发展环境,调动各类主体办体育的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消费热情。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运动康复等消费新空间,加强宣传和引导,更新群众体育消费观念,积极扩大群众体育消费。合理引导高、中、低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积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体育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要。

4.扩大销售规模,激发体彩活力。坚持“重公益、强体育、保安全”的原则和“稳中求进、夯实基础、管理规范、安全高效”的基调,强化发行销售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体育彩票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发行渠道建设,稳步推进实体渠道,积极发展非实体渠道,巩固扩大彩民群体,丰富体育特色彩票品种,稳步扩大销售规模,为体育事业发展募集中超赛事下注资金。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和公益宣传,提升体育彩票的公益形象,提高使用效益。

(五)提升体育服务管理水平,夯实体育发展基础。

1.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心放在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公共服务、维护行业秩序上来。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树立法治理念,强化依法治体意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推进体育政务公开,促进行政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实施人才强体战略。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切实加强各类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体育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提高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经纪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大力引进和聘用高水平教练员、高级管理人员、优秀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锻炼。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设良好发展环境。

3.提高体育行政执法水平。推动市本级和各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的情况,及时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制定体育部门权力运行清单,明确执法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细化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探索综合执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组织开展体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的监督检查,依法惩治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履职尽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及各行各业参与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健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体育工作开展。加强对各级体育总会、协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的评价和监督,促进其合法、规范、高效运作。鼓励和支持各地在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养、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区域体育联动发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推行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对公益性体育事业的投资主体责任。完善落实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体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调动各类主体办体育的积极性,推进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加强体育市场规范管理,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立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体育市场秩序,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体育事业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各级要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严格监督管理。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实行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机制。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各级年度社会经济巡察和全面工作考评内容。县(市、区)要认真制定本级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管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本领域体育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责任落实到位,保障和推进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


《上饶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名词解释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参与体育健身的基本需要,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所形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以政府为供给主体,政府、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等组织为生产主体的供给体系;以场地设施、健身指导、体育培训、竞赛活动、体育信息、体质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体系;以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系;以绩效评估和监督反馈为保障的管理运行体系;以覆盖全社会为目标的服务对象体系。

2.全民健身“三纳入”: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3.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城市市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便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4.县级“两个一”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人口的县级区域至少建有一个体育场(或田径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或体育公园、体育馆)。

5.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集合各类运动场地和设施,具备体育健身、运动休闲、赛事竞技和娱乐休憩等多种功能的公园。参考以下标准建设: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行政区域(含县级行政区域和乡镇,下同),建设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其中,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15%,绿化用地占比不低于65%,健身步道不少于2公里,无相对固定服务半径,至少具有10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5项。常住人口30—50万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6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其中,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20%,绿化用地占比不低于65%,健身步道不少于1公里,主要服务半径应在5公里以内,至少具有8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4项。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其中,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20%,绿化用地占比不低于65%,主要服务半径应在1公里以内,至少具有4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3项。

6.青少年体育“健康包”:是指国家体育总局为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加强青少年健身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近视防控、科学减脂、体姿改善等主题,面向全社会组织创编或征集的、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科学健身方法,包括视频类、图文类、产品类和网络类等多种形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图片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互联网+督查
赣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