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疫情多发频发、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等多重超预期考验,我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经济工作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着力稳定经济大盘,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4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3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5:31.0:47.5,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了0.8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8亿元,较上年增加4.6亿元,可比价增长4.31%。粮食作物种植203.7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2.04万亩。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73.81万吨,同比减少1.6%;油料作物产量2.41万吨;蔬菜总产量23.6万吨。
2022年全县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22个。
全县年末实有林地面积65.4万亩,其中森林面积61.5万亩,森林覆盖率20.82%。
全县年末生猪存栏17.6万头,与去年持平,生猪出栏30.83万头,同比增长3.1%。年末牛存栏1.6万头,出栏1.09万头,同比增长21.1%;肉类总产量达到3.7万吨,同比增长33.2%。
全年水产品产量16.6万吨,较上年增长5.89%;水产养殖面积38.4万亩,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92.5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15.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16家。园区开发面积9.3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118个,较去年增加9个,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1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7亿元,同比增长29.8%,招商签约资金35.72亿元。
全社会用电量21.77亿度,同比增长13.46%,其中工业用电11.92亿度,增长11.6%。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9家,完成产值29.47亿元,同比增长9.15%,房屋施工面积58.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5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9.8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6%。房地产下降5.2%,工业技改增长39.4%。
五、国内外贸易
202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790万元,增长5.4%;批发业商品销售额345281万元,增长20.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776364.7万元,增长8%;住宿业营业额23605.6万元,增长6.1%;餐饮业营业额111171.3万元,增长5.5%。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16万美元,同比增长1257.9%;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27个,引进资金71.3亿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64924万元,同比增长59.9%,其中出口64837万元,同比增长130.1%。
六、规上服务业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总营业收入为25.07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其他营利性企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5876.7万元,同比增长26.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1400.1万元,同比增长7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为27630.1万元,同比增长49.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6469.1万元,同比增长17.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为6572.3万元,同比增长23.3%;装卸仓储业营业收入为17124.9万元,同比增长28.7%。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3.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8.1%,较上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6.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77.5亿元,同比增长16.7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2.4亿元,同比增长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实有学校所数469所(不含幼儿园);全县在校学生数15.3万人;年末具有专任教师1.01万人。
2022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企业32家;全年专利授权422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17家。
九、文化旅游、体育和卫生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6家,实现营业收入1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占GDP比重达到5.3%,较上年下降0.46%。
2022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3个(分别是琵琶湖景区、大明花海景区、忠义文化园景区),国家3A级景区1个(余干县田园鄱阳湖景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2个(余干县河埠老街旅游风情小镇、余干县一里小溪旅游风情小镇),欧洲五大联赛省4A级乡村旅游点2个(余干县杨埠镇塔尾人家,余干县信丰垦殖场殿山知青文化园),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40个。四星级酒店1个(金源酒店),三星级酒店2个(金利源酒店、余干宾馆),旅游民宿14家。
今年成功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琵琶湖景区;创作的文艺精品获欧洲五大联赛省第八届艺术节二等奖、三等奖,《绿书签之歌》获省级展播二等奖;新增3个红色非遗项目成功入选上饶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共文化服务人次、版权登记、扫黄打非案件查处等工作均在全市前列,11月初拍摄的《领航》余干版MV,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社,香港商报网、欧洲五大联赛文化旅游网、手机欧洲五大联赛网等多家重量级媒体报道。
年末全县执业(助理)医生数1311人;实有床位数5160张,较上年增加78张。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8元,同比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51元,同比增长6%。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3371元。
城镇化率46.92%,新增城镇就业4435人,发放就业贷款2.3亿元。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96万人(因更换系统,去除了未缴费人员,参保人数较去年下降较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9.0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万人。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共5.66万人,其中农村4.95万人,城镇0.71万人。
十一、人口
2022年全县年末常住人口83.06万人,总性别比为109.45,自然增长率为-0.35‰。
十二、环境
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557.143 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369.476 吨,烟(粉)尘排放量1008吨。污水处理厂7座,污水厂实际处理污水量937.544万吨,垃圾处理站1个;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为优;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8%;PM2.5平均浓度值为24μg/m3。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公报数据与年鉴数据不一致时以年鉴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