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我区历史极值汛情、百年未有旱情等超预期考验,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主动作为、承压而上、应变克难,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出台《信州区欧洲五大联赛: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实施措施》和《信州区扎实稳住经济发展若干实施措施》,多措并举扶实体、稳就业、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01.0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05.6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37.4%和61.3%,分别拉动GDP增长0.07、1.91和3.1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23.5:74.1调整为2.3:24.3:73.4,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804元,增长5.4%。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4.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6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4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0.03%,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32万人,出生率5.82‰,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33万人,死亡率6.12‰,比上年上涨0.1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3‰,下降1.28个千分点。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99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76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804人。
2022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4%,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103.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5.2%。
二、农业
2022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534万元,比上年增长3.8%。粮食总产量44034吨,增长6.6%;粮食种植面积6002.2公顷,下降2.2%。全年油料种植面积28234亩,增长8%。其中,油菜籽22095亩,增长8.7%。蔬菜种植面积49957亩,增长0.3%。甘蔗种植面积806亩,增长1.9%。
全年油料产量3393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油菜籽1766吨,增长4.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5032吨,增长0.2%。甘蔗产量2428吨,增长2.1%。茶叶产量55吨,增长1.9%。园林水果产量1662.9吨,下降0.9%。
全年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3909吨,比上年增长1%。其中,猪肉产量3157.5吨,下降10.0%;牛肉产量125吨,增长83.8%;羊肉产量27.8吨,增长85.3%;禽肉产量570.8吨,增长105%。禽蛋产量563吨,增长13.8%。年末生猪存栏24720头,增长0.1%;生猪出栏31564头,下降14.5%。
全年全区已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型企业5家;市管部门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280余家,家庭农场24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过多年努力,全区先后创建省级4A级乡村旅游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点8个、五星级农家乐2家、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加强农业绿色品牌创建的宣传,积极组织各类经营主体申报绿色农产品,现已获评绿色农产品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引进工业项目3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全年全区73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工业用电量29079万千瓦时,增长5.5%。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4.5亿元,同比增长34.1%,连续两年增幅全市第一。其中: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5.1%;重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42.3%。光学电子、新材料主导产业营收占比超过八成,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81家,其中新增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2家。按资质等级划分,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家,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8家,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7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7.3%。
四、服务业
全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7亿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增长2.0%;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8亿元,增长2.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增长2.2%;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4.9%。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78.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下降11.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76.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9.9%。
全年全区拥有客车181辆,6284座,客位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货车3552辆,69725吨位,吨位数比去年同期下降31%。
全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10.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7.0亿元。固定电话用户1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0.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8.7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信州区以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动能。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73个,总投资358.4亿元,项目数、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强化项目资金争取,争取债券资金16.9亿元,创历年之最。发挥主城区、主战场、主力军作用,服务保障市级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226亿元。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5.2%,城建投资增长38.9%,民间投资下降31.8%。分投资主体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同比增长74.1%,非国有投资同比下降20.6%。全区投资项目数230个,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14个。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0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4.6亿元,增长8.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6亿元,增长8.8%,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4.1亿元,增长9.0%。按消费类型划分,餐饮收入累计1.6亿元,增长13.5%;商品零售额82.9亿元,增长8.8%。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增长较快的商品是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分别增长18.2%、17.8%、17.1%、13.2%和26.0%。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760万美元,增长3519.1%。进出口总额32.3亿元,增长80.2%。其中,出口额31.7亿元,增长111.3%。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7.9亿元,增长9.2%。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亿元,增长6.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4.6亿元,增长2.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4亿元,增长18.2%。在重点支出中,教育支出7.38亿元,增长12.4%;科学技术支出0.52亿元,增长6.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82亿元,增长9.2%,卫生健康支出3.03亿元,增长31.6%,农林水事务支出2.35亿元,增长14.8%。
年末信州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604.9亿元,比年初增加82.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582.3亿元,比年初增加39.5亿元;广义政府存款231.5亿元,比年初增加6.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36.5亿元,比年初增加9.1亿元。年末信州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0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其中,住户贷款483.4亿元,比年初增加4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1013.2亿元,比年初增加64.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5.0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68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0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6元,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比2.06:1,比上年缩小0.03。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480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13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92元,增长9.4%。
2022年,全年全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85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121万元,扶持个人创业432人次,稳就业3216人次。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94 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0.74万人,退休人员4.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4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13万人,退休人员1.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6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金支出2.67亿元,参保率102.3%。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3万人。
2022年,全区共有农村低保对象7811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4172.6万元;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202人。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340.8万元。全区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38人,全年发放农村特困供养金233.5万元;共有城市特困人员对象81人,全年共发放城市特困供养金94.1万元。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每人每月60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5元,达到400元;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0元,达到每人每月825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530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2年,全区普通中学在校生3.67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4.16万人。在园幼儿1.37万人。
2022年末,信州区共有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科技成果登记共6项。全年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总量达2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全年全区共获得专利授权436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实用新型专利323件、外观设计专利81件。
年末全区共有检验检测机构23个。全年获得3C证书的企业7家,共计获得3C证书35张。全年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12家43个批次,其中合格批次41个,合格率为95.3%。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区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各类档案103个全宗,共计91958卷,246227件。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71家。其中,医院27家,卫生院6个,社区服务中心、站18家,门诊部4家,急救机构1家,卫生监督所1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数14家。共有卫生技术人员数7643人。其中,执业医师2390人,注册护士3620人。医院和卫生院共有床位数5936人。其中,医院5577人,卫生院359人。
年末全区共有全民健身中心2个,青少年俱乐部8个,体育单项协会21个,晨晚练点:364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685人,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健康主题公园4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新增社区健身路径3个。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公共体育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全年共举办21场活动赛事。荣获欧洲五大联赛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个人金牌数5枚。全区各类体育场馆22个。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2年,全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全年全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
全年全区完成植树造林1020亩,改造低产低效林1620亩,林地总面积13595.5公顷,森林覆盖率43.16%。省级乡村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8个,省级小微湿地保护和利用示范点2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传统湿地保有量1382.62公顷。
全年全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初步核算为68.4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万元GDP能耗为0.1751吨标准煤,下降0.2%。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95万吨标准煤,增长1.67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6%。
全年全区共发生工矿商贸事故3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50%,死亡3人,同比减少3人,下降50%。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其他调查单位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单位。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