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图片
关怀版 网站无障碍
无障碍阅读
分享到:
上饶市农业农村局欧洲五大联赛:印发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 ?

上饶市农业农村局欧洲五大联赛:印发

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现将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上饶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21      


上饶市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欧洲五大联赛:“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欧洲五大联赛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农作物秸秆利用更加科学合理、高值高效,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根据《欧洲五大联赛省财政厅欧洲五大联赛:下达2025年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的通知》(赣财农指〔2025〕13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5年,建设重点县万年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秸秆还田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秸秆利用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利用途径不断拓宽,离田效能有效提升,产业化能力稳步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规范秸秆科学还田。按照双季稻区早稻和秋季水稻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推行秸秆翻埋、碎混、覆盖等秸秆还田沃土技术模式。还田比例超过 40%以上的重点县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技术支撑专家,结合本地种植模式,制定分区域、分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操作要点,形成与农机、农艺相配套的综合性方案,提高秸秆科学规范还田覆盖率和到位率。开展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监测方案见附件3),科学评价秸秆还田对耕地地力、作物生长、病虫草害等的影响。

(二)加强收储体系建设。科学布局、合理建设秸秆收储中心,辐射布设一批标准化收储站点。加强秸秆离田作业管理,规范秸秆收储流程,推广适宜的离田打包农机具;充分利用全省秸秆信息平台,引导收储主体与种粮大户、秸秆利用企业有效衔接,提升秸秆规模化收储和供应能力。开展专业化、精细化运管服务,切实打通秸秆产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

(三)培优离田利用主体。以提高离田效能和利用价值为导向,以探索形成可持续运行的市场模式为目标,立足本地、服务全省,培育一批利用量达万吨以上的市场主体或附加值高的利用企业,形成秸秆利用的主力军。重点推广秸秆揉丝加工、秸秆微贮、秸秆膨化等技术,推进全市“秸秆变肉”工程;推进规模化生产菌菇等主体,全面支撑食用菌产业发展;鼓励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丝、固体成型燃料、水稻秧盘(蛋托)、可降解地膜等,延伸农业产业链,联农带农、助农增收。

(四)打造循环利用样板。要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田块、收储场地、利用主体等,推广应用可操作、能落地的循环利用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秸—饲—肥”“秸—菌—肥”“秸—秧盘—肥”“秸—沼—肥”等一批循环利用技术,构建以秸秆为纽带的生态种养、能肥协同等农业生态循环典型样板。

(五)加强资源台账建设。提高秸秆资源调查数据填报质量,推进规范化、常态化监测评价。

三、进度安排

按照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流程要求,完成方案编制、组织实施、评估总结等各阶段工作。

(一)方案编制阶段。重点县应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实施方案,在县级人民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并经本县人民政府同意后,逐级报至省农业农村厅。

(二)组织实施阶段。重点县要全面推进项目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积极创设激励扶持政策,强化项目绩效监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执行进度。

(三)评估总结阶段。重点县万年县要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方法,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全面反映项目决策、资金管理和产出效益。重点县万年县于2025年12月25日前完成年度秸秆资源调查和数据上报与审核,并提交重点县绩效自评报告、资金决算报告、还田效果监测报告和宣传报道资料,以及优惠政策落实清单和技术模式等相关材料。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县万年县应设立由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秸秆利用工作推进机制,负责统筹推进项目实施,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实施、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技术支撑、资金使用、政策扶持及项目运行等保障机制。

(二)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欧洲五大联赛省财政厅 欧洲五大联赛省农业农村厅欧洲五大联赛:印发欧洲五大联赛省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赣财农〔2024〕1号)要求,加强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及时拨付项目资金。资金执行进度到项目实施当年9月应达60%、11月应达90%,年底前完成100%。项目资金可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主要用于支持秸秆还田、离田产业和收储运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其中用于秸秆还田效果监测、资源台账建设、宣传培训等工作,不得超过总额的10%;不得用于已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具采购或其它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项目。秸秆养畜模式,需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推动秸秆饲料化利用相关工作;秸秆基料化利用模式,需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推动秸秆基料化利用相关工作。

(三)加强项目管理。重点县万年县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单项实施内容的验收,项目整体结束后尽快完成项目资金决算。

(四)强化科技支撑。要积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专家、技术资源力量,加大秸秆回收利用技术模式研究和推广运用力度,全力配合省里做好技术支撑相关工作。要主动对接省级技术支撑专家,积极承接其提供的对接服务;同时,片区技术团队要按照省里要求,精心指导编制年度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科学评价实施效果,助力推动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共同形成一批符合省里标准且贴合本地实际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五)开展绩效评价。要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年底开展的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整体评估,以及针对重点县项目实施进度、绩效执行和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综合评估。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相关资料完整、数据真实准确,为省里的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也将同步对各县(市、区)的配合情况及相关工作开展成效进行跟踪督导。

(六)加强总结宣传。万年县要根据农作物秸秆收储时节,组织开展现场培训和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先进工作经验和典型模式,多角度多方位讲好秸秆利用故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秸秆利用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附件:1.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县任务清单

2.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表

3.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还田效果监测方案

4.秸秆综合利用成本测算推荐值

5.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流程


附件1

2025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农作物秸秆综合

利用项目重点县任务清单

建设目标

绩效任务

完成万年县建设

①项目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7月底前逐级报省农业农村厅。

②当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以上。

③完成秸秆还田效果监测,提交监测报告1份。

④总结提炼1套县域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清

单。

⑤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在2025 年12月25日前完

成当年秸秆台账调查与数

据录入。

⑥开展1次省级及2次地市级以上媒体宣传。

附件2

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

利用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表

专项(项目) 名称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资金)

级主管单位

财政农业农村

负责人及电话

资金情况         (万元)

年度金额总额

292

其中:省级补助

地方补助

年度目标

目标: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指标值

绩效指标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个)

1

质量指标

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时效指标

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完成及时率(%)

≥100

成本指标

秸秆综合利用成本控制率(%)

≤100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建立秸秆资源台账

1套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重点县利用企业满意度(%)

≥85


附件3

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

利用项目秸秆还田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通过建立秸秆还田监测点位,连续监测秸秆还田在培肥地力、增产增收、固碳减排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科学评价秸秆还田效果、优化还田技术模式、制定还田政策、推动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二、监测范围

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还田比例超过40%)。

三、监测点布设

(一)监测点数量

每个重点县至少设置1个大田作物监测点。

(二)监测周期

监测周期为全年。

四、监测内容

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设计处理,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及规律,重点对监测点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作物田间生产情况、土壤状况、病虫害等进行监测。

(一)气象条件和栽培措施

1.气象条件:记录监测光照、气温、降水条件。

2.栽培措施:记录监测整地、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相关信息。

(二)作物田间生产情况

1.田间情况:开展作物倒伏情况调查,记录监测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2.生产情况:记录作物种类、品种、种植和收获日期,作物产量,作物收获留茬高度、秸秆理论产生量、秸秆腐解率、秸秆碳氮磷钾含量。

(三)土壤状况

1.基础地力:

功能参数指标:pH、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温度、全氮、碱解氮、有效钾。

结构参数指标: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

2.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H4、N2O)排放通量。(核心监测点开展)

3.土壤有机碳:监测不同土层(0-20、20-40cm)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SOC和ROC)变化情况。(核心监测点开展)

(四)病虫害情况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次数,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确定各类作物所需监测的虫害种类水稻螟虫、油菜蚜虫等,记录虫害种类并计算虫口密度和为害率。

五、结果分析

总结全年开展监测工作进展和取得效果,梳理存在问题和提出工作建议,形成监测分析报告。重点阐述秸秆还田后在病虫害、作物生产、土壤状况、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监测指标变化情况并附相关图表等资料。


附件4

秸秆综合利用成本测算推荐值

秸秆利用成本类别

成本区间

低茬直接粉碎全量翻埋还田作业

80-100(元/亩)

异地覆盖还田作业成本(不含秸秆)

200-280(元/亩)

秸秆离田收储成本(丘陵地区可上浮 10%)

250-350(元/吨)

标准化钢构秸秆仓储建设成本(乡镇级、村级)

400-500(元/平方米)

附件5

2025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

利用项目实施流程

序号

实施步骤

时间要求

落实单位

1

方案审批

重点(市、区)编制实施方案,报设区市审定、省厅备案

2025年7月底前

重点万年县农业农村局

2

组织实施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资金拨付进度9月应达60%、11月应达 90%。

2025年11底前

重点万年县农业农村局

3

秸秆资源台账调查、审核、上报。

2025年1215日前

重点万年县农业农村局

4

组织单项验收,及时完成拨付资金,完成项目资金决算报告

2025年12月

重点万年县农业农村局

5

填报项目调度表、农业农村转移支付平台

每季度第1个月5日前

重点万年县农业农村局

6

总结评估

提交绩效自评报告、佐证材料、还田监测报告等,完成资源台账数据审核

2025年12月25日前

上饶市农业农村局、万年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

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加快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与乡村生态振兴,协同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与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工作,聚焦本市主要覆膜区域、重点作物及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构建废旧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处置长效机制,提升全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根据《欧洲五大联赛省财政厅欧洲五大联赛:下达 2025 年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的通知》(赣财农[2025]13号)及省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5年,在铅山县和广信区试点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6.18万亩,其中加厚高强度地膜5.72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46亩。试点县(区)项目区农膜处置率达到85%以上,废旧农膜科学使用回收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地膜科学使用

1.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以覆膜面积较大的铅山县和广信区为重点,针对辖区内红芽芋、蔬菜瓜果等主要覆膜作物,支持引导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且符合《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国家标准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具体性能指标由试点县(区)根据区域生产实际确定。对于确不适宜0.015毫米及以上地膜的,项目试点县(区)向市级申报推广 0.01毫米以上且具备同等强度的地膜。

2.促进全生物降解地膜聚焦蔬菜、瓜果、芋头、马铃薯等适宜作物,按照适度集中原则有序推广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确保产品与本市不同区域的气候资源条件相适应,与各类作物的生长功能需求相匹配。

3.强化地膜覆盖技术推综合考虑本市各区域水热资源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兼顾地膜覆盖投入与作物产出效益,开展地膜覆盖适宜性评价,推广地膜高效科学覆盖技术。加强配套农艺措施和装备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引导地膜使用者选择合理的覆膜方式和时间,在整地施肥、开沟起垄、播种移栽等关键环节进行科学覆膜。

(二)健全回收处置体系

鼓励将废旧农膜回收与本市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垃圾处理体系、农资销售体系等相结合,根据各区县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路径。对于回收成本高、清洁度和利用价值低的废旧地膜,推动其纳入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培育专业化的农膜回收服务组织,探索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或利用公益性岗位开展人工捡拾的机制,构建以旧换新、生产经营主体(农户)上交、第三方机构回收等多元化的回收机制。鼓励支持农膜生产企业建立产销、回收处置一体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三、资金支持方向

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项目支持对象主要是承担任务的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试点县(区)统筹考虑区域覆膜面积、作物种类、用膜成本等因素,合理测算确定各区县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回收处置(利用)市场主体等的具体补助标准,不足部分由县(区)级财政补齐。鼓励采取直接补助、间接补助、物化补贴、以旧换新、集中采购、先买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开展回收处置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试点县(区)要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项目实施,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主体实施、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政策扶持、项目管理、技术支撑和资金使用保障,构建废旧农膜回收处置长效机制。      

(二)严格资金鼓励县(区)采取整区域集中采购等方式,保障地膜质量,降低综合使用成本。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抓好补助资金使用落实工作,定期调度和报送资金使用进度。资金执行进度到11月底应达50%以上,原则上次年6月之前完成全部任务试点县(区)要采用适当形式公示补助发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健全监督管理县(区)要积极主动作为,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办公室《欧洲五大联赛:转发进一步加强农用薄膜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赣农厅办函〔2023〕11号)要求,强化和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推动构建地膜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地膜、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等违法行为,夯实项目实施工作基础项目结束后由试点县(市、区)组织验收,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抽查。

(四)加强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省级技术专家组分区包片指导作用,加大对本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模式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依托分区包片技术专家团队,指导试点县(市、区)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不同用膜方式开展配套农艺措施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指导开展地膜覆盖适宜性评价、农田残留地膜监测等绩效评估,科学评价本市各区域农膜残留状况和治理成效。

(五)深化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宣传活动,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贯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主动为农民答疑解惑,积极引导各主体广泛参与地膜回收工作,进一步增强地膜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自觉履行回收的社会责任感,营造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的良好氛围。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上饶市农业农村局周先武0793-8300503

附件:1.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任务清单

2.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表(级)

3.**县(市、区)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格式模板)

4.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流程

附件1

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

项目任务清单

序号

推广加厚高强度

地膜面积(万亩)

推广全生物降解

地膜面积(万亩)

绩效任务

1

铅山县

5.22

0.1

①编制级项目实施方案。                    

试点县(市、区)项目区农膜处置率达到83%以上。

试点县(市、区)建立1套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台账。                   

试点县(市、区)总结提炼1项县域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模式。

⑤试点县(市、区)开展宣传培训活动至少一次。

2

广信区

0.5

0.36

2

合计

5.72

0.46


附件2

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

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表

级)

专项(项目)

名称

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补助资金(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资金)

市级主管单位

财政农业农村

负责人及电话

资金情况         (万元)

年度金额总额

199

其中:省级补助

地方补助

年度目标

目标:完成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建设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指标值

绩效指标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面积(万亩)

5.72

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面积(万亩)

0.46

质量指标

试点县(市、区)项目农膜处置率(%)

85

时效指标

完成项目任务

次年6月之前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指标

地膜推广亩均成本(元)

34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试点县(市、区)建立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台账(套)

1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试点(市、区)技术指导服务满意度(%)

≥85


附件3

**县(市、区)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格式模板)

一、基本情况

l.县域自然条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地膜覆盖应用与回收利用状况包括覆膜作物种类、覆膜方式、不同作物覆膜面积、使用量、回收量、残留量以及覆盖年限等。

3.地膜生产和再利用情况。包括地膜生产、再利用企业数量、生产能力销售方式销售网络等。

二、基础条件

1.县域内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情况包括回收站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年回收能力和补助方式回收再利用企业数量、年加工能力等。

2.县域内地膜监测统计情况包括地膜台账建设情况、残膜监测点数量、监测统计历史数据等。

3.近年开展地膜回收工作重点县等建设基本情况和建设成效等。

三、实施必要性

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所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条件通过方案实施拟解决的问题等。

四、目标和重点任务

具体内容包括规模与布局、建设内容、技术路径、主要目标、实施主体与方式、产品遴选清单、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等目标要明确本县“十四五地膜回收率目标回收体系建设规模回收再利用能力提升水平和本区域地膜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情况。建设内容要重点明确不同作物类型、不同覆盖方式的实施面积加厚高强度地膜的回收方式、回收主体和回收补贴方式等。

五、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政策扶持、机制创新、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等。政策扶持方面主要明确加工、再利用和回收处理企业规定享受的用地、用电、税收等措施机制创新方面包括区域补偿制度和贯穿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全链条的台账制度及残膜监测制度监督管理方面要明确开展全链条部门联合执法的具体措施。

六、效益分析

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


附件4

2025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试点项目实施流程

序号

实施步骤

时间要求

落实单位

1

方案审批

试点县(市、区)编制实施方案,报设区市审定、省厅备案

2025年7月底前

试点县(市、区)

农业农村局

2

组织实施

完成阶段性工作总结,试点县(市、区)2025年11月底前

资金支付比例达到 50%以上。

2025年11月底前

试点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3

提交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2025年12月底前

试点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4

完成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和项目台账。

2026年5月10日前

试点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5

组织项目验收,及时完成资金拨付。

2026年5月底前完成资金使用

试点县(市、区)

农业农村局

6

强化绩效监控,定期调度和报送资金使用 进度,并上传佐证材料。

每月25日前通过平台报送

试点县(市、区)

农业农村局

7

总结评估

汇总提交项目验收佐证材料、绩效自评报 告、项目总结等。

2026 年6月底前

设区市农业农村

局、试点县(市、

)农业农村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图片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互联网+督查
赣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