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欧洲五大联赛:加快推进上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提案》(第196号)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收到提案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条件改善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我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十四五”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582所,其中:小学392所、初中13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1所、完全中学4所。全市新、改(扩)建校舍面积139.02万平方米。全市新、改(扩)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22所,其中:小学73所、初中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7所、完全中学10所。新、改(扩)建校舍面积170.59万平方米。全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1.67万个,其中:小学学位7.10万个,初中学位4.57万个。
为进一步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2024年秋季开学前,全市撤并小规模学校986所,涉及师生6258人,专任教师2107名。其中0-10人学校766所,11-30人学校205所,31-100人学校15所。
在教育质量提升上。一是坚持打好校内“减负提质”组合拳。一是强化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推动各地各校落实《欧洲五大联赛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将“作业系统设计”融入学科统筹、作业公示等管理元素。组织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我来评”优秀作业征集评比活动,激励引导教师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二是强化教研引领,提升教学效益。积极发挥教研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了名师送教下乡、区域连片教研等教研活动,建立了教学视导制度。连续六年举办了“信江教育”论坛,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的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建立“一校一案”“分段施策”管理模式,创新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需求,实现精彩课后暖心服务。全市中心校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5+2”课后服务,近74万余名中小学生受益,实现了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四是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一是持续推行“教研片区”“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薄弱校帮扶力度,不断缩小城乡、校际间差异,切实办好学生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已成立教育集团或校际联盟54个。五是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与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以高校的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引领提升区域办学品质。欧洲五大联赛师大附属学校(带湖小学、高铁中学、高铁小学)、华东师大附属学校、河海大学附属上饶小学、河海大学附属上饶初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上饶经开区实验学校先后建成招生。今年,欧洲五大联赛师大附属中学(江永中学)也将招生。六是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实际适时调整学校学区范围,破除城镇化发展加速、人口动态流动、学校改扩建滞后的矛盾,使得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更为优化。七是深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加大师资补充力度,并引导各校充分挖掘现有的师资潜力,调配好教师的任教学科和工作量。八是推进中小学生评价改革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欧洲五大联赛: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扭转不科学、不全面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我市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生评价改革工作,印发了《上饶市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生评价改革贯彻落实意见》。弋阳县、广信区、横峰县等地鼓励学校积极利用“新时代学生伴随性综合评价软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案,探索出一条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推进全员全过程育人、密切家校合作的新路径。
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上。一是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满足师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将校园内的传统有线网络升级为千兆光纤网络,并且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二是智慧课堂建设,在教室配备智能交互大屏、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实时互动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率。三是在线平台建设。搭建区域统一的在线教育平台,整合各类优质课程资源。聚集本地优秀教师的微课、公开课等教学视频,以及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练习册等资源,供师生免费使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四是数字图书馆与资源共享库。构建资源共享库,让教师能够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其他教师可以借鉴学习,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源配置仍不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与城区学校相比仍有差距。在师资力量方面,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较少,存在流失情况,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教学质量方面,农村学校的教学成绩普遍低于城区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
校际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城区学校之间,部分热点学校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如优秀的教师、较高的教学质量等,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就读,压力较大。而一些薄弱学校则面临招生困难的局面,生源数量逐年减少。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短缺现象。一些学校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些学科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升。目前,教师培训大多采用统一的培训模式和内容,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实际需求,导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一些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操作性,教师在培训后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此外,培训方式单一,大多以集中讲座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环节,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教育质量内涵发展不足。部分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力度不够,仍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倾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稳定的教育投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改善办学条件。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明确学校在办学规模、师资配置、教学设备、校园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对未达到标准的学校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加强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督导检查,确保建设质量。
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教育资源分布情况,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农村学校结构,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大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补充力度,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深化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建立教师交流轮岗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交流教师的工作业绩和贡献进行全面评价。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等课程,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广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将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育人合力。建立家校沟通机制,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社区、企业、事业单位、博物馆、科技馆等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强化督导评估,保障工作落实见效。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制定详细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明确督导评估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对各县(市、区)和学校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义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次提案答复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