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吴华芳委员:
您提出的《欧洲五大联赛:在我市中学实施体育走班选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建议》(人大第111号)收悉。现将主办答复如下:
近年来,上饶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盯问题短板,在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提升品质等方面下功夫,砥砺奋进、担当实干,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1.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下发《上饶市中小学体美劳“保课时”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市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建立“晒课表”长效机制,要求每学年各县(市、区)教体局在教体局官网公示辖区内学校体育课表,并督促学校将课表“晒”到本校网站和家长群,设立举报电话和网上投诉信箱,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市教育局对体美劳“晒课表”工作开展了明察暗访,列出问题清单,向全市通报,要求限期整改。
2.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比赛。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核心,每年与体育局联合下发《上饶市青少年体育竞赛计划》,建立了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展了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全市中小学大课间展示活动、中小学校园田径运动会、跳绳、啦啦操等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竞技水平和专业素养。2024年全市获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奖项共计62项,获优秀组织奖3项2025年,上饶中学女子足球队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第八名。
3.抓好“一校一品”建设。鼓励特色发展,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引导和培植校园体育特色:如横峰龙门中学的武术、弋阳一中的女子篮球、婺源清华小学的足球、玉山一中的田径等等。和体育局联合开展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考评申报工作,推荐61所学校参加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选。
4.强化师资队伍保障。一是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音体美专任教师达到0.9人以上”的标准,配齐配足音体美各科专任教师,要求各校在每年新招聘教师计划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专门用于招聘音体美教师。近几年,通过部属省属公费师范生和定向师范生回生源地安置计划、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教师人才引进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逐步解决音体美专职教师配备不足问题。二是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网络,利用“农远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课标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组织专兼职音体美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水平,今年推荐56名教师参加省厅组织的中小学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校啦啦操、排舞师资培训,共300余名教师参训。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音体美教育教学服务,缓解师资不足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及宣传不够。省级、市级在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的会商及考核机制不多,对体教融合工作的意义宣传不够。部分家长存在“重文化轻体育”想法以及担心孩子运动受伤,致使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积极性不高。
2.校园体育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学校体育场地面积和数量与学生数量不配比,不能完全满足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
3.体育教师师资不足。体育教师在全市各中小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现象,尤其是乡村学校,偏远地区的体育教师缺口更严重,存在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
4.特招体育项目较单一。全市纳入体育特长生仅限于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发展形势较好的武术、拳击、游泳等项目没纳入特长生招生范围,导致一些有潜力的体育后备人才缺乏一体化培养,中途流失。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各级政府及体育教育部门的重视,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良好氛围。
2.壮大体育教师队伍。加大对体育项目专业特长教师的招聘,鼓励和引导学校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类体育学科和项目的培训,弥补师资不足的问题。
3.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配齐配足400米标准田径场、综合体育馆,更好地满足服务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探索“走班”“走教”模式。针对学校音体美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积极探索音体美学科教师“走班”走教计划。
5.加强落实督导评估。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范围,强化督导评估,推动体教融合落到实处。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