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上饶市召开“爱我上饶·饶有先锋”先进典型宣讲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会上,8名先进典型代表依次登台宣讲,分享奋斗故事与经验。其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获评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在大会上做典型宣讲。
“党旗红”领航“奋进路”
上饶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近年来,我们中心党支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打造“上善为 信运通”党建品牌为抓手,积极搭建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平台载体,以党员示范带动职工聚力,推动交通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讲我们党支部这些“温暖而热烈”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劈山开路的“红色先锋队”
农村振兴,交通先行。没有便捷的交通体系,农民的出行以及农产品的流通都将受到严重制约。为精准对接群众的交通需求,我们中心党支部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服务机制,全力以赴修好乡村“振兴路”。
2021年初的婺源县江湾镇晓起村,千亩皇菊漫山绽放,但建设中的道路却因施工难度大、资金压力大、技术力量薄弱,项目已停工。皇菊难以如期运出,百姓愁眉不展。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心党支部紧急安排党员技术骨干,组建“红色先锋队”深入基层,因地制宜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积极争取补助资金,全程做好项目技术服务。经过120个日夜鏖战,这条全长23.412公里的“1号公路”赶在皇菊采摘季前顺利贯通,实现鲜菊40分钟直达冷链仓。道路畅通带火了乡村旅游,白墙黛瓦的民宿沿公路排开,自驾游客年均增长120%,村民在家门口卖特产、做导游,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一个“偏远村”变成了“打卡地”。如今,全市已建成2.3万公里农村公路,串联起74个特色产业基地、51个景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联通千家万户,连接起广阔乡村的新生活。上饶市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第二个故事是——智慧护路的“云端守护者”
农村公路分布广、线路长、管理难度大,多元发力、长效管护是关键。为破解“重建轻养”难题,中心党支部打造农村公路智慧管理平台,推行“党员路长+智慧管护”模式,安排每名党员挂钩3至5公里重点路段,通过APP实时监控2.3万公里路网,发现问题上报后,养护队2小时内响应出动。2022年汛期,德兴市连续暴雨冲垮了多幅路基,中心党支部委员、养护科科长潘振接到“智慧路长”APP弹出的预警后,立即联系附近的党员管护员老吴赶往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同时带领党员抢险队快速抵达现场,查看路毁情况,启动紧急预案。风雨中,20多名党员手拉手筑起人墙,使用沙袋加固路基,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道路疏通。堵在路上的货车司机摇下车窗喊道:“感谢你们,这么快就抢通了道路!”通过党员在“云端”上的守护,我们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如今,智慧平台年均处置隐患1.2万余起,应急响应效率提升90%,公路优良率达到92%,“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不断接近。
第三个故事是——城乡流动的“红色物流线”
曾经,我们在德兴市大茅山景区调研看到:满载游客的巴士呼啸而过,山民却需跋涉近30里路取快递。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中心党支部运用毗邻党建模式,联合客运、邮政等跨行业党组织,构建起“资源联享、难题联解、服务联动”的工作格局,打通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我们的党员实地走访32个村庄,创新推出“客运班车+后备箱经济”模式——在旅游巴士后舱加装标准化货柜,经安全评估后,试点“客货邮融合”线路,把客车“后备箱”变为村民“物流柜”。党员司机老杨主动认领首条“党员示范线”,每日随车携带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王阿婆降压药见底”“李家村菌菇急运”,在开好大巴的同时“兼职”做起了“货运司机”。如今,116条“党员先锋线路”串联起城乡脉络,年配送邮件超800万件,游客坐在车上就能签收网购商品,山货搭着“顺风车”当天就可抵达县城分拣中心。2024年上饶跻身全国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横峰县、德兴市“客货邮融合”案例被交通运输部作为典型经验推广。鲜活数字的背后,是上饶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以党旗为引领、以路网为脉络,在广阔的乡村中描绘“支部建在公路上、党旗飘在产业中”的壮美图景,让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成为党群连心的“同心路”、富民强村的“振兴路”。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